您的位置: 新疆法制报 > > 检察 正文

以“检察蓝”倾力守护“饭碗田” 助力“粮田”变“良田”

分类:检察   来源:   作者:曹海英   发布时间:2025-01-22

A+  |  a

  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公益诉讼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工作》的总体部署,疏勒县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疏勒县院)以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为总抓手,着力聚焦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质量和建后管护问题,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督促协同和法治保障作用,与行业部门同向发力,形成协调有效、监管到位、保护有力的良好格局。

  2024年,“随手拍”公益卫士向疏勒县院举报巴合齐乡3村高标准农田沉砂池旁出现一处面积约9平方米的坑塘水面。接到举报后,疏勒县院积极行动,对全县54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展摸底调研,对建后管护不到位、田间道路毁坏、“非农化”“非粮化”及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问题进行全面调查。

  夯实战斗堡垒,强化组织引领作用

  在开展“检察公益诉讼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行动中,本院成立以检察长为组长、分管副检察长为主办检察官的公益诉讼办案组,第一时间认真研究专项工作总体部署,收集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规范性文件,通过深入学习高标准农田相关知识,制定了详细的调查方案,切实为扎实开展专项工作奠定了稳固基础。

  借助“外脑外力”,深入走访摸排问题线索

  因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工作专业性较强,涉及问题种类多,且建设区域比较分散,疏勒县院积极与农业、水利、乡镇政府等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推进会,并借助“外脑外力”,发挥行政机关特邀检察官助理专业优势,对县域内所有高标准农田实行覆盖式实地勘查,通过现场踏勘、无人机航拍、土壤快速检验、询问当地村民、调取农业农村部门高标准农田分布图、设计图、验收情况相关资料等方式,核实案件事实,固定办案证据,梳理分析县域内高标准农田建设薄弱环节35处。

  现场公开听证,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

  经过拉网式全面调查,疏勒县院检察人员发现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存在灌溉设施检查井保护不到位,部分阀门、龙头损坏、田间道路毁损等情况。为进一步厘清行业部门职责,做到对症施策,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代表和行政机关负责人等参与案件公开听证,通过详细阐述案件事实、展示案件证据、释明法律依据,对各行业部门管护职责进行了再明确。疏勒县院党组书记分别向相关行业部门公开宣告送达检察建议5份,督促依法履行耕地保护职责,实现耕地资源和国家投入资金得到有效利用。被建议行业部门负责人均表示会压实责任、主动履职,确保检察建议整改落实到位。

  持续跟进监督,确保整改效果落地落实

  为加强与行政职能部门沟通协作,疏勒县院持续跟进检察建议整改进度,积极督促各单位限期整改到位,及时为行政机关提供必要法律帮助;通过释法说理,引导村“两委”及村民积极配合整改。截止目前,已督促复垦撂荒高标准农田450亩,清理淤塞渠道150米,修复田间道路20米,清除堆放在高标准农田旁边的各类垃圾7.6吨,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高标准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固化工作成果,形成长效监督管理机制

  为凝聚整治合力、推进溯源治理,做好高标准农田保护的后半篇文章,疏勒县院经与县农业农村局、水利局、生态环境局、相关乡镇等15家单位召开“检察公益诉讼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联席会议,会签《疏勒县关于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就线索移送、日常管护、联席会议等方面形成了高标准农田保护的长效机制。同时,针对县域内高标准农田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形成专题报告向县委汇报,得到了相关领导的肯定,助力从根源上堵塞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

  民以食为先,粮以地为本。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经济稳定的基础性战略工程,事关农民脱贫致富、农业产业兴旺,事关农村田园优美、农村生态文明。下一步,疏勒院将通过综合履职,持续开展“检护民生”等专项行动,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乡村振兴、保障粮食安全。

  (周妤羲 曹海英)


标签:

最新更新

看新疆新闻,关注法制报微信

  •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新疆法制报网制作的专题内容,所注“中国西部网讯”均为新疆法制报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疆法制报网”并保留“新疆法制报网讯”电头。